消防設備維護及保養乃是消防安全之基礎,是預防和控制火災之關鍵措施。詳述如下:
1. 定期監測:為確保持續良好工作狀態,應對滅火器、滅火器箱、消防栓以及火災報警設備實施周期性監測、維護及保養,著重查看滅火器是否已過期、其外觀標識與鉛封有無異常、壓力表及噴嘴運行是否正常。
2. 妥善儲存:設備宜存儲于干燥、整潔且通風良好場所;并需對設備檢查、維護和修復情況加以記錄,以便及時掌握設備實際狀況。若設備遭受不利環境將致損毀加劇、故障率增加乃至誘發火災。故而,妥善存放消防設備至關重要。
3. 針對需求選用:選用滅火器須依據火災種類及特點;如噴射二氧化碳滅火器時,使用者須穿戴手套以確保期間撲助行動安全、合理。
4. 安全操作規程:所有涉及消防設備操作者皆需經過相關培訓,力求規范、正確地操作,以備火災時高效、適時撲救。如消防設施操作員需負責定期檢查、維護與保養消防設備。
5. 推行損壞維修:當消防設備發生問題時,應即時修繕損壞零件,避免因設備故障影響火災期間的正常工作。如火警系統需每年至少保養一次,滅火器則需每半年檢查一次,以期及時查出并解決設備問題。
6. 增強消防安全意識教育:全員均需接受消防安全知識培訓,熟知火災應急預案及其逃生路徑,提升自我防護與施援能力。唯有通曉消防安全知識,方能在火災來臨之際做出明智決策,保全個人及公共生命財產安全。
以上各項皆旨在確保消防設備正常運行,保障消防安全,使公眾、建筑以及環境免遭火災侵害。關于消防設備的檢測、維護及保養,當由專業人士執行。同時,民眾亦需強化自身消防安全意識,了解火災應急預案和逃生途徑,共同締造消防安全環境。